户外常识 分类>>
米乐M6官方网站山地车维修图解
米乐M6官方网站山地车维修图解山地车维修图解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 发布时间:2009-2-11 作者:乳鸽 2012.5 骑行 乳鸽 一直有整车拆卸大保养的习惯。一般大约是一年一次。前年也在 磨房 发过一次 二奶大保养 的文。今年过年留守 深圳厂区,得随时在厂注意厂区安全状况。年假期间不能外出骑车,干脆把现在放在 深圳 这部车......我的 四奶,也做一次大保养。 为何要定期整车拆卸大保养?认识 乳鸽 的车友们,应当不会反对 乳鸽 保养车车还算满勤快的。但一旦你看到我从俺 四奶 身上,卸...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 发布时间:2009-2-11 作者:乳鸽 2012.5 骑行 乳鸽 一直有整车拆卸大保养的习惯。一般大约是一年一次。前年也在 磨房 发过一次 二奶大保养 的文。今年过年留守 深圳厂区,得随时在厂注意厂区安全状况。年假期间不能外出骑车,干脆把现在放在 深圳 这部车......我的 四奶,也做一次大保养。 为何要定期整车拆卸大保养?认识 乳鸽 的车友们,应当不会反对 乳鸽 保养车车还算满勤快的。但一旦你看到我从俺 四奶 身上,卸下的 五通轴心、头管轴承等零件的相片,就会知道为何 乳鸽 要定期整车拆卸大保养了! 四奶,原本是儿子的运动座驾,Maxxis 委托 美利达 组配的、年度百台的纪念车。乳鸽 的车车只有这部是整车入手、其他几部都是一个一个零件慢慢收集,自己组配起来的。先前自己比较少骑这部车,儿子骑的总里程数也不多。这次也是自己第一次对四奶进行整车拆卸大保养发现原厂组配的某些 手法 & 用料,比乳鸽 自己还差。 骑车多年的 乳鸽,早已过了对零配件发烧的年龄。顺便分享一下 乳鸽 对自行车配件的消费哲学:在我骑的出、感觉的出差异的情况下,我会选用经济能力许可下、好一点的零件;如果我的功力不足,感觉不出差异,不轮多便宜,我绝对不会花、钱升级......因为那是浪费。 车车进门后,我会用心保养,随时让自己的车车保持该档次零件应有的性能表现。因此,四奶 虽是我最新的一部车,但眼尖的车友,应当可看出,这些零件已是数年前的产品......正确来说,是 2003 年出厂的,今年算五岁了。 年假时间较充裕,这回除整车拆卸保养之外,也跟车友们分享一下 组配 & 微调 的小经验......不过先说好,其中一些做法是 乳鸽 多年骑车下来听到、看到、悟到的一些做法,车友们可参考参考。但 乳鸽 虽然心分享,欲也无法保证我的经验绝对正确。车友们若有不同看法,更是欢迎指正......完毕,经验分享本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好机会。 文中多次引用 Shimano 的技术资料,乃下载自 Shimano 官方网站技术支援页面。这个网站 乳鸽 推荐过很多次,基本上我许多自行车相关知识都源自于此。中文网站资料比较不齐全,找不到资料的型号,可以到英文网站去找。 中文网站: 英文网站:2012.5 骑行 各项单项配件,乳鸽 也尽量帮助车友准备好 Shimano 技术网站的相关连接,不过建议有需要的车友再贴选进去。那些都是 .pdf 的爆炸图&使用说明书,下载需要一点时间。 以下的内容,分成几个部件分开叙述。这也是我大约的拆装顺序: B_轮框 & 轮胎:含调圈、拆装、外胎、快拆棒的松紧度。 C_线组:刹车内线、外管;变速线、外管。 D_把手上面的配件:副把、把套、刹车把 及 把手。 E_传动系统1:脚踏、前后齿盘 及 链条。 F_传动系统2:前后变速器。虽仅是很简单的两样零件,这里需微调的项目多些。因此独立出一段章节。 G_三轴:前轮轴、BB中轴、后轮轴。重点保养项目之一。 H-制动系统--刹车:如何更换刹车皮、保养 及 微调 刹车。 I._车架、前叉组合:整车最大、最主要的零组件。有一些重点要注意。 不过,先介绍一下此次上阵的工具、设备 及 保养品。相信这样,车友在看文时比较容易理解。 A_使用工具 及 保养品 3rd F A_使用工具 及 保养品 A01_组车专用工具组 2012.5 骑行 这一套是两年前,跟 龙岗车友 朋克 拿的。 A02_Repair Stand,中文应叫《维修架》吧?Park Tool的产品。 不过车友们若如无此设备,车车倒立一样可以拆装的。 A03_事实上,刚开始拆的大多数零件,都是在车车倒立下,一一拆下的。 调圈工具组 有拍照。 A04_工具组 x2 套。本来我在 深圳 还有另一套车工具组:Sigma PT-16,已于 元旦科技园赛,增给磨房某车友 左边是新欢、右边是旧爱。两套都是 Topeak 的产品。其中旧的那组已随 乳鸽 转战江湖多年,不仅锈迹斑斑,甚至还瘸了一条腿:有一次帮公路车车友补胎时,拆胎棒被我失手崩断了。 左边那组主要是看中它的小钳子,可以用来拔札胎时的钉子,且 It really work . 已用来拔过两次钉子了。不过它实在嫌重了些,有些功能也很少用到。家中还有一把折叠式的小钳子,就指甲刀大小,下回带过来。 有钳子可以拔钉话,出外骑车还是带的车?工具组就够了......热爱 DIY 的 乳鸽,也很喜欢收集这些精巧点的组合式工具的。 A05_随身工具组 我最爱的玩具之一::德国工程师朋友送我的随身工具组。瑞士 产品、Victorinox 品牌。尤其其中的尖嘴?、起子组,这次用了很多次。 ......另外,右上方那是 钢锉 兼 钢锯,曾用来锯过直径约小指大小的门栓,救过我一次......如果这边还有早期在厦门 见过我的车友,应当也见过这套工具。这套工具,基本上我是不离身的。 A06_工具 由下而上: 六角板手组。组车专用工具组 中的六角板手品质不够好,一般我都还是另外准备一套 六角板手 的。 Park Tool 的 自行车专用六角板手。不大好买,也不算便宜,但非常好用。特?买一支自行车上最常用的 M5 ?格。 大型附表式扭力板手。扭力值直接由表上读出。 小型、扭力设定式扭力板手。到达设定值时,板手会?脖子一歪?告诉你扭力值到了 专用剪线?。一般的?子,剪刹车线、变速线 会比较吃力,这次搞个 专用?。转轴下方有一凹槽,是用来将 线_这次用在俺四奶身上的保养品: 后排左起: 水?。用于外露但不需润滑之金属部分。如车身、避震前叉外表、Crank、辐条、急变把....等。水? 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剂。如急变把,本身有一些油污,又不方便整个泡入溶剂中擦拭(中间的 变速?? 我?有拆),不用 水? 的话,?其表面擦干净。 ?油:需润滑但无沾?顾虑之处。如 中轴?部、轮轴 等。这次拆卸,发现 美利达 组配线用的 ?油 质量很低,在 BB 及 头管碗组 都发现劣质?油碳化、去除不掉的痕?。我这次用上的?油算比较高档的。 有机溶剂天那水。去除 链条、齿盘 的油垢。以往大多用煤油,因?厂?有?溶剂蒸馏回收设备,直接用有机溶剂反而更环保。 前排左起:屋浮石?滑油, 用于其他需润滑、但无法拆卸、上不了?油之处。如 V刹 之轴承。 Finish Line 润滑油:只用在 链条。 螺丝固定胶:所有 M6 直径以下、有因转动而松动??的螺丝。如 V刹 锁上车架那根螺丝、后变速器??螺?....等。其?不??分。拆卸?若??原?用的是?耐落螺??,( 螺?表面有?色、或?色、或白色.....等?似塑料的?西 ),?回?即需加上螺?固定?。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二 发布时间:2009-2-12 5th F B_轮框及轮胎 B01_铜头上黄油 这是听一位轮界前辈提起的,乳鸽觉得有道理,就学来用了。其原理为:( 如转弯时 ),轮框受到侧向应力,辐条会有轻微的扭转。若铜头与轮框接触点有黄油润滑,则铜头与辐条同时扭转、侧向应力消失时再转回。 若铜头与轮框接触点无润滑,结果就是辐条转而铜头不转,辐条张力易改变。 辐条与轮框接触点应上黄油,而辐条锁入铜头的牙纹处不可上黄油。 基本上,新组轮框应当要注意这项,而日后保养时不需再补黄油。我是因不确定原厂组圈时,有无上黄油,才趁此次拆卸时上一下。 另外再分享一下:新组轮框,由于每一条幅条的张力变形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骑过一段时间后,( 一般我建议 500~1000Km 左右 ) 应当重新调一下辐条张力。之后,大约一年检查一次或轮框有变形再检查。 B02_使用 Spoke Wrench 放松辐条。 放松到一定程度后,再用一字起子加速放松过程。 B03_上黄油 然后使用一字起子上紧铜头,至有点锁紧力时,改用 Spoke Wrench 完成上紧过程。 补充说明:此时用的仍是一般黄油。拆开 BB轴心,看到上面清不掉的油垢后米乐M6,我就决定改用比较高档的黄油了。 B04_完成后可看到轮框内沾到一些黄油。 B05_把轮框内的黄油擦干净,顺便检查框边是否有毛刺。 框边毛刺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使用金属拆胎棒,其次是胎压不足时撞上窟窿。不过若你使用 V煞,第二种情况通常会导致轮框报废。因为框边两侧已非完美的并行线,一捏 V煞,会从煞车线传回一抖一抖的震动.......这种惨剧我见过。 接下来,要调圈了。不过这部分我曾发过帖,请移步: 装外胎。 这套胎跑了 1630Km,前后胎纹已看的出磨损差异,顺便把前后外胎对调。但要特别注意:许多略上档次的胎,胎纹有转动方向性的 B07_外胎上的转动方向标示 B08_装回轮组。这个动作,我还是比较习惯车车倒立来做 切记一定得确认轮轴抵达勾爪底部,才能锁上快拆杆。 至于快拆杆的正确操作方式,我曾在另一自行车网站回复过车友,转贴过来大家参考: 1. 左侧快拆杆这边大约保持水平。 2. 徒手锁紧右侧螺帽.....注意,快拆杆这边是不应转动的,以免损伤其内部之惰轮机构。 3. 右螺帽转不动后,锁上快拆杆。 3.1 若快拆杆徒手压不到底,就将右螺帽松一些些。一次只放松一点点,直到能把快拆杆锁合为止。 3.2 若快拆杆能轻易压到底,就先解开,仍保持快拆杆水平。将右螺帽多上紧一些,让它达到 3.1 所述状况,再依 3.1 操作。这样就可达到?不会太松、又可解开?的安全程度。 温馨提示: 1. 第一次操作,通常会锁太紧。若您发现不大好解开,那下次可以稍稍松一些。通常,?快拆杆水平、右螺帽徒手锁紧?就够紧了。 2. 快拆杆 锁合方向,要注意不至于在骑行中被外物勾到而松脱。通常,前快拆向上扳、跟前叉平行;后快拆向上或略朝前,让勾爪组护住,就 OK 了。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三 发布时间:2009-2-12 作者:乳鸽 7th F C_线组:煞车内线、外管;变速内线_卸下煞车线、变速线一般,我都是利用拆卸大保养时,同时将内线换掉。 车友们若旧内线想继续用,可以参考以下作法: 先用尖嘴钳将内线_如果线尾套也还想继续用,可以用尖嘴钳,在线度方向附近轻夹几下,这样线尾套通常都还可以回收使用。 C04_装回内线时,将外管顺着内线的扭拧方向,边旋转边插入,这样内线通常都还能获得保全,不至于散开。 如下图两个白色箭头所示 乳鸽这车的外管,是 Jag Wire 的产品,出厂前即已剪定长度,外管两边的管套也是定死的,如下图红色箭头处。 一般车友的管套若是可拆的,我会建议:骑过一段时间后 ( 我建议是半年到一年 ),管套需卸掉检查一下外管。 C05_通常,用过一段时间的外管,卸掉管套之后,都会发现外管的塑料管部分会略收缩。 应当要用砂轮机,把外露的金属部分再磨平,否则管套容易破。幸好,只要有磨过一次,下回再拆时就会发现塑料部份不会再更变短了。 ......这个原因我不大能确定。应当是外管的塑料部分,抽管生产时存在一些收缩问
。 8th F C06_卸掉后变速线_前变速线_煞车线_卸下的外管 卸下的外管有不少条,若怕搞混了,可以参考我的作法:用纸胶带作上记号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四 发布时间:2009-2-12 作者:乳鸽 C10_乳鸽 这回想到的新招,但是似乎不大管用。 内线上好黄油后,用吹风机吹了一会儿。目的是希望黄油能渗到内线的钢丝之间,保有比较持久的润滑效果。 不过装线时手上会油腻腻的,似乎不是理想
。 9th F C11_准备装回线管 装回线管前,所有的张力调节螺丝均须顺时针转到底。 这样的张力调节螺丝,整车上共五个。 分别是在前后煞变把及后变速器上。 之所以先上到底,是因为徒手装线,通常张力只会过低、不会过高。何况全新线材,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长度会略为增加。 先把调节螺丝上到底,是预留未来微调空间。 变速器需放到最轻档位,才有办法装入变速线。 线头及会在外套管内滑动的部位,需抹上黄油。 C12_装好了。 装线过程因满手黄油,没拍照。 曾有车友询问乳鸽,合适的线管长度应当是多长? 顺便答复一下: 车头往左、往右转到极限时,线管不能被绷直,这是长度下限。 比这长度约长 30mm即可,不需长太多,以免提高线阻。 关于线阻的影响,乳鸽曾在这帖说明过。 运动自行车正规的组法,左手管前变、前煞;右手管后变、后煞。 乳鸽曾在这帖说明过原因:顺便把内容转过来。 正规的组法,左手管前煞、右手管后煞。这个问题我曾请教过外国车手,答案很有意思: 4.1 虽然西方人左撇子比例比东方人高些,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人的惯用手还是右手。 4.2 惯用手不仅力量较大,反应通常也较快。 4.3 紧急情况当然最好两手同时煞。但若确实来不及反应,只有惯用手 ( 右手) 来得及反应的话,当然单煞后煞,比单煞前煞安全些。因此右手管后煞。( 光煞前煞的话,当场来个?前滚翻?的机会很大。) 4.4 其实很好记。一般我们说?前后左右?,因此左手管前煞、前变;右手管后煞、后变。 C13_多余的变速线,可以这样先收着。 确认变速器微调OK后再剪线。 变速器的微调,到 F 章节再说明。 一般我习惯后变、后煞先装,因为煞、变线还是有长度差别的。较长的线,拿来先装在后边。以免把后面用的线、误装在前方,又把余线剪掉了。前变速线的长度,是不够装到后变的。 C14_剪线_装上线th F D_副把、把套、煞变把及把手 D01_先挖开把手尾塞。车友们若无装副把,请特别注意不能没有尾塞,尾塞若破损了务必赶紧再上车店装上新的。 乳鸽有个德国工程师朋友,肚皮上有个圆洞疤痕! 没有尾塞下的摔车,圆管状的把手,像个打孔机一般,扎进了肚皮! D02_拆掉副把手 D03_将煞变把的位置往内挪,准备拆下把套。 D04_准备一把,将压缩空气往把套边缘吹。 把套会像气球一般略被吹胀,就可轻易取下把套。 把套装回时也使用相同方法。 D05_拆下副把、把套、煞变把后,光溜溜的把手。 11th F D06_拆下的煞变把及把套 这部车的煞变把是 ST-M750,一体式煞变把,网上已无资料。 找构造最接近的数据上: V煞煞把爆炸图及说明书 变把爆炸图 变把基本上比较不需拆卸大保养。若真要拆,下掉相片中这三颗螺丝,即可将变把外壳打开。 如果的变把有文件位显示装置,切记一定要将档位放至最轻,才能打开变把。 D08_变把 我只敢拆到这种程度。从前曾再继续拆下去,它的转动轴心有一个非常强力的回弹弹簧,没有专用工具,装不回去。 拆开的变把内部,可以发现并不太脏。 因此我说煞变把比较不需要做拆卸大保养。 右边红色圆圈中的白色塑料棒,插入左边红色原圈中的圆孔内,这就是?位指示器的机构。 如果不把档位放到最轻再打开外壳,担心陡然弹开,会损伤那只塑料棒。 何况,不放到最轻,等一下也装不回去.......塑料棒对不到孔位。 D09_比较需要上黄油的,是箭头中的卡榫。 这是前变把,只有三个档位,因此卡榫数较少。 D10_保养好、上过油、打好蜡的前后煞变把。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五 发布时间:2009-2-16 作者:乳鸽 摘要:乳鸽 一直有?整车拆卸大保养?的习惯。一般大约是一年一次。前年也在 磨房 发过一次 二奶大保养 的文。今年过年留守 深圳厂区,得随时在厂注意厂区安全状况。年假期间不能外出骑车,干脆把现在放在 深圳 这部车......我的 四奶,也做一次大保养。 12th F D11_装上把手。 先用个卷尺,确定把手在把立正中间。 D12_接下来谈谈把手、煞变把、副把的正确装配角度。 当然,这些角度是可依个人习惯略加微调,但是不能偏太多。 把手角度微调:燕把因为两侧握持区与中段把立区高度差异较明显,一般还比较不会装错角度。直把则见过许多车友安装的角度并不正确。 不论是 Flat Bar ( 直把 )、Low Riser ( 小燕把 ) 还是 Riser Bar ( 燕把 ),绝对只有一个角度,两端的直线段会在同一水平线 ( 上图红线处 ),那就是正确的角度。 这项微调,由把手侧面来看,会比较清楚。 ........当然,向下反转180度,也会发现另一个?两端的直线段在同一水平线?的角度......不过,大概不会有车友这样装的 D13_接下来直接依序,先放回煞变把、再装上把套,最后装回副把手。 这类 C 型挟持的配件一旦装配过,通常即便下松螺丝,其孔径也已变形、变小而不易组配。用个尺寸合适的一字螺丝子,插进缺口内转动 90度,是使C 型孔变大的好方法。 D14_煞变把的正确角度:如下图,人骑在车上,双手自然放在把手上时,伸开手掌,手指应与手臂成一直线。 手腕不需刻意的上、下弯曲。 D15_副把手,同样用个尺寸合适的一字起子,转动使C 型孔孔径变大。 D16_副把手角度,如下图,人骑在车上,双手自然放在副把上时,副把手角度应与拳头掌心轴线一致。 拳头不需刻意往上或往下弯曲。 上述的几项角度调整,乳鸽提供的是一个基本原则,是比较合乎工学的组装法。 当然,车友们还是可以依自己的习惯略加微调的。 但是不能太离谱,否则就是错误装配了。 其次,就算已装好,通常我自己试骑时,都还会再略加微调的。 13th F E_??系?1:?踏、前後??及?? Shimano SPD ?踏?明? & 爆炸?: 卸下?踏 M15 ?口板手,有些高?些的?踏,亦可使用 M6 ?六角板手,由??上?。 不?,一般??上?是大都用 M15 ?口板手。 左右?牙向不同,?踩踏方向?。 ????力 35N-M 以上,一般我是? 40N-M。早期拆卸?,在陡然??那一瞬?,手臂被??刮?多次。 ?今都改用?一招:找?地方扶住,一?踩著踏板,另一?踩板手。 一但??了,後面就好解?了。 E02_拆?? 一般??,除非?不得已,否?乳?不大建??友拆卸??。 ?常拆卸的??,常是路上??的主因。 原因?:拆卸?重?的??,其?板的 pin 孔肯定?因磨?而?大、而 pin 的直???小,容易??而?致??。 而???,是有可能??卡???/?架之?,造成?子瞬?煞死的。 真的要拆,?究一?的?用上?修pin。它是??材?,?硬也?脆。 其前端是有段子?造型利於引孔。 ?妥後再把前端折?。(很脆的,不?折。很多?友?注意到:其?,打?器上就有折?修pin的相?工具的) 比??就一些的、?有???修 pin 的,??要拆相片中?色圈圈那支pin。 ?支 pin 的材?也是??。磨?、外??小的???低。 至於其他的 pin,材?只是普通?材,?便拆?的?,???率很高的。 E03_用上打?器 用打?器打下 pin。 注意到乳?是由?向外打?? 打?比接?容易。而由外往?
,比由?往外施工容易。 所以乳?打?,都是由?往外打。??才能保持?接?是由外往?打????人??,?供?考。 E04_ 若手??有?修 pin,打?要很小心。Pin 共要穿?公母??、?外共四??板。使用一般的 pin 的?,最?的就是? pin 塞入母??第一?孔。 因此力道要好好控制,? pin 留在母??的外?孔上,如下?。 ?法其?很??。 ?慎控制打?器力道,不?其?地、一次只?打?器??一??、再???查......直到公母??能完全??即可。 相信我,如果?有使用?修 pin,而你打?器打??,一但? pin 完全推出,想再? pin 塞入??孔真的很?! 所花?的??,恐怕更高?我多次?卸打?器的??。
曲柄?爆炸?&?明? 卸下曲柄 M10 ?六角板手。 乳?四奶的曲柄是FC-M752,直接用六角板手即可拆卸。 但至少?有另外??曲柄 ?合方式: 新型的 Dura-Ace、XTR 等,曲柄是?支 M6 ?六角螺??上中?平?的方形中?,?是 M8 六角或 M14 套筒板手,卸掉螺?後,?需要我的工具相片中,左?上方??具?外螺牙的曲柄拆卸器方能?曲柄下下?。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六 发布时间:2009-2-25 作者:乳鸽 14th F 后飞轮组爆炸图及说明书: 卸下后飞轮组。需要下图中的两种工具: 后飞轮组顺踩踏方向上紧。要放松时由于逆踩踏方向时,后花鼓会空转,因此需用带链条的工具固定住飞轮组。 E07_拆的时候有个地方要很小心:注意轴轮心的牙纹相当浅!小心滑牙!
锁紧力35~50N-M,一般我是锁 40N-M,还是挺紧的。 E08_刚卸下来的后飞轮组 E09_清理完成的曲柄组。这次没有将大盘全数卸掉,清理效果略差。 E10_清理完成的后飞轮组 15th F E11_清理完成的 链条 E12_装好 BB中轴,准备装上 前大尺盘 ( 左侧 曲柄 已装上 ) 中轴轴心、曲柄螺丝孔 均须上?油。还有一个小笑话:千万记的左右两曲柄,安装角度差180度。乳鸽 曾亲见某车友,装车装迷糊了,两支曲柄同向!我笑他装出一部?蛙跳车? E13_准备装上 后飞轮组,同样的,飞轮棘齿轴心、飞轮组螺丝孔 ?均须上?油。 E14_祭出 扭力板手,锁到40N-M(等于408Kg-cm) E15_装备装上 踏板,踏板轴心 及 ?柄螺丝孔 须上 ?油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七 发布时间:2009-2-25 作者:乳鸽 16th F E16_这个踏板刚用了两个月不到,踏板本身?次就没拆卸了。擦干净再装回去。 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 发布时间:2009-2-25 作者:乳鸽 19th F F11_装回 后变速器 M5 内六角板手。轴心得上黄油。 F12_装变速线了! 变把档位放到最松,再把 前变 略往外扳,在变速器卡个螺丝头,之后再锁上变速线。先让变速线_后变速线也是先刻意先让变速线张力过紧。 方法为:将导轮、张力轮略往内侧扳,再锁定变速线。 接下来,要开始微调变速功能了。 微调的顺序为: 1.先调整 高低位限位螺丝,使 链条 能正常上至最大盘、下至最小盘而不掉链。 2.微调变速线张力,使换文件功能正常发挥。 3.必要时,调整后变速器?B张力调节螺丝? 如果可能的话,这些微调最好在?链条完全清净、尚未上链条油之前?完成。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链条油润滑还能调到运作顺畅,上过链条油就更完美了。 F14_调整变速线张力 过紧比过松好微调。用个 尖嘴钳,预留一小段(约3mm)你想松回的距离,夹住变速线。松开螺丝,让变速线自动拉回,再锁紧螺丝。 前后变速都可以这种方式调整。 一般来说,变速器、变速线张力的基本要求,是: 1.前变放中齿盘,后变可上最大、最小各档位; 2.后变放中齿盘,前变可上最大、最小各档位。 标准要求是:前最大后最小、或前最小后最大,都还能达成......不过,这只是
时对微调精度的要求!实际骑乘时,请车友谨记:这种用档方式是错误的!严重加速你变速、传动系统的磨耗,弄不好还会断链! 进阶一些的要求是:档位必须很精确,正常使用情况下(当然指的就是上面?错误用档方式?之外的正确用档方式),链条与齿盘的动力传递,不能有异音。换档可以很轻松、很快速的完成。 以 后变速器 张力微调为例:一般我用的方式是:前变置于中齿盘,以固定频率扳动 后变把,使 后变速器 持续不断的一盘一盘由小盘升至大盘、再持续不断的一盘一盘由大盘降至小盘。由于扳动变把地速率固定,如果文件位精确,小盘升大盘、大盘降小盘的速度应当相同。如果?小盘升大盘?比?大盘降小盘?快,顺时钟转动 张力调节螺丝,调低变速线张力。反之,则调紧。 F15_调整 高低限位螺丝 红色箭头处是后变的?高低位限位螺丝?,通常上面会标示 H/L。低位靠近车身、高位靠近外侧。 低位限位螺丝若锁太紧,后变上不到最大盘、如放太松,链条易由内侧掉链。 高位限位螺丝原理相同:若锁太紧,后变下不到最小盘、如放太松,链条易由外侧掉链。 不过,不同品牌的后变,高低位限位螺丝位置可能不同。其实,一般乳鸽也都是用?试误来 Try : 1.档位放至最小盘 2.任选一个螺丝,逆时钟松动半圈......若选对螺丝,会看到后变的导轮、张力轮往外偏,那就是高位限位螺丝;另一颗就是低位限位螺丝。 3.若没看到后变位移,则把线位螺丝锁回原位,另一颗是高位限位螺丝 蓝色箭头处叫做?B张力螺丝?,一般比较不需要调整。但许多车友不知此颗螺丝的作用,还是说明一下: 20th F F16_调整 B 张力螺丝 为使 后变速器 能正常、完美运作,车架设计还是有一些相关参数的,如上图。其中,与 B 张力螺丝 关系密切的,是上图中的 Angle θ 角。B 张力螺丝 的调整功能,只有万一车架的 后勾爪吊耳,不在上图中的 θ 角 范围,才真的需要调整,否则只要稍加微调即可。但若你的 后勾爪吊耳 曾变形或更换过,就真的有需要检查一下了。 F17_ B 张力螺丝 需发挥的功能: 一般状况下,由 张力轮 到 导轮 这段链条,须往后方下斜 ( 红色线 )。如果是往前方下斜,那表示你是前也大盘、后也大盘,错误的用档方式。 重点在此;由 导轮 到 后飞轮组 这段链条,须往前方下斜 ( 蓝色线 ) 为使链条角度明显,我是挂在中间档位拍照。但 检查 及微调 B 张力螺丝 时,是须放在最大、最小盘片上的。 F18_原厂调整说明 车友们不妨试着研读一下。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怎样,乳鸽 原本想沿用原厂的说明文字,却发现越看越迷糊。 乳鸽版 的说明文字来了: 调整顺序如下: 1.链条 挂在 前大齿盘 最小盘、后飞轮组 最大盘。(最省力、低速的?位) 2.逆时针转松 B 张力调节螺丝,使 后变速器 的 导轮 尽可能接近 后飞轮、但两者不能碰到。即上图中,左侧那组1 / 2 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小越好,但不得为零距离。(事实上,规格正确 后勾爪吊耳,也不可能调整到?导轮、后飞轮 无垂直距离?的情况。) 规格正确的车架,在此通常可以把 B 张力调节螺丝 下到全松。不过螺丝还是得锁回几牙,以免骑行中螺丝掉落。 3.反转 曲柄,使 链条 在传动系统上逆向转动。如果运转顺畅,OK。如果运转不顺,则慢慢顺时针锁紧 B 张力调节螺丝,直至顺畅为止。 何谓顺、何谓不顺?逆向转动时,若 导轮、张力轮 均随着 链条 移动而顺利旋转,但 后变速器 本身?纹风不动?,就是顺。 若链节与链节之间,无法顺利相互转动,链条 就无法服服贴贴的绕着 导轮、张力轮 而移动。后变速器 的腿,会一抖一抖的。这就是?不顺? 不过,做这项检查、调整前,须确认 变速线张力 正常。如果张力不正常,换档喀哩喀啦、要过不过的,反转链条时,后变速器 大概都会抖。结果会让你把变速线张力的问题、误判为 B 张力调节螺丝 的问题。 4.链条 挂在 前大齿盘 最大盘、后飞轮组 最小盘,同样反转 曲柄,使 链条 在传动系统上逆向转动。如果运转顺畅,OK,否则,就把 B 张力调节螺丝 再次上紧一些。注意,此时的微调是?必要时再上紧?,不能放松。否则上面的第 3 项微调就白做了。 B 张力螺丝,弹簧作用力的工作原理:链条反转时,后变速器 是靠 B 张力螺丝 的弹簧张力压在车架上。如果 链条 运转不顺畅,当其阻力大于弹簧弹力时,链条 反转时,变速器 会被扯动,就会一抖一抖的。此时,适度提高 B 张力螺丝 的弹簧张力,在调整项目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改善 链条 运转顺畅度。而如果 链条 反转运行能调的顺畅,骑行时,链条 正转也会比较顺畅。 其次,B 张力螺丝 锁紧,链条 在?张力轮→导轮→后飞轮组?之间也变的比较直,链条 运行会比较顺畅。 F19_在 后飞轮组 最大盘上的比较图 比较一下: 在 后飞轮组 上,左图是 B 张力螺丝 完全放松、右图是完全锁紧,链条 都是向下斜的(表示 后勾爪吊耳 是在 Shimano 要求的规格范围内)。不过,B 张力螺丝 锁紧,可以由 链条 角度看出,导轮 距离 后飞轮组 比较远。链条 比较明显向下斜。 F20_在 后飞轮组 最小盘上的比较图 在最小盘的情况也是一样,左侧是 B 张力调节螺丝 完全放松、右侧是完全锁紧。可以看出完全锁紧后,链条 比较明显向下斜。 既然锁紧会让 链条 运行比较顺畅,为何要先放松,再视需求逐步锁紧?直接锁紧不好吗? 主要原因为: 换档反应会变慢,且上下档皆然。 原因为:导轮距后飞轮组较远、链条较下斜,换档时,链条需多一点点时间,才能被导引到新的档位。 次要原因为: 锁紧后,链条变的比较平直,亦即:链条绕过导轮、飞轮的周长变短,嵌合齿数变少,会造成导轮、飞轮齿尖寿命变短。 因此,先放松、再依需要锁到适当张力,这样才是正确的。在链条仍可顺畅运转的前提下,B 张力调节螺丝尽可能放松。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九 发布时间:2009-2-26 作者:乳鸽 21th F G_三轴:前轮轴花鼓、BB中轴、后轮轴花鼓 前花鼓爆炸图 后花鼓爆炸图及说明书 前后花鼓,除 后花鼓 多了一个 飞轮棘齿 之外,基本构造是相同的。以下说明基本上 前后花鼓 的相片混着用。 G01_以一字起子,撬开花鼓防尘套 G02_用花鼓板手,卸掉花鼓螺帽 这边有一点要注意:前花鼓轴心,从左边卸或右边卸都无所谓,但 后花鼓 得卸掉左边的螺帽,而后把轴心由右侧、花鼓棘齿轴 这边取出。否则,后花鼓 右侧的螺帽高度低于 花鼓棘齿,装回时无法上紧的。 G03_取出 后花鼓轴心。这次我弄错了,螺丝下错边,由左侧取出轴心。因此装回时又折腾了一番重新拆装。 G04_刚卸下来的 后轴心,及螺丝、垫片、防尘衬套.....等配件。 轴心 的情况看来还可以接受,没有太脏。 车友们可以发现,其实小配件还蛮多的!第一次拆卸的车友请注意零配件相对顺序。 红色箭头处是 珠槽螺帽,与 G10_相片中,轴衬 边的珠槽,共同形成轮轴的轴承机构中的钢珠滚动通道。 蓝色箭头是 防松螺帽,与 珠槽螺帽 对锁,防止 珠槽螺帽 位移。 G05_用一字起子把钢珠拨出。 这种构造叫?散珠轴承?,也是轴承的一种。前一段时间见到车友讨论 ( 好像是磨房小工 ) , Shimano 一直坚持轮轴上用 散珠轴承 而不用 工业滚珠轴承,是因为 散珠轴承 的机构,侧边有支撑,可以承受侧向力。而车车过弯时,轮轴的侧向力其实蛮大的。 事实上,散珠轴承 要做到顺畅度够,其加工精度、轮轴材质要求极高。低端产品不讨论, Shimano 坚持用 散珠轴承,其实成本并不比用 工业滚珠轴承 低。 这组 XT轮轴,前后轮轴 的钢珠大小、数量不同。 前轮轴是:∮4.74mm x 20 颗(单边10颗) 后轮轴是:∮6.32mm x 18 颗(单边9颗) 22th F G06_后花鼓拆下的钢珠。 这里车友要小心了:千万别把珠珠搞散了,才?满地找珠? G07_ 卸下后花鼓棘轮。M10内六角板手 G08_ 卸下的后花鼓棘轮及其轴心 G09_ 已擦拭干净的前花鼓轴心及其钢珠。 G10_ 已擦拭干净的前花鼓轴衬孔 23th F G11_ 轴衬孔珠槽内先上满黄油。 G12_ 一一将钢珠置入 G13_ 再用 黄油 将钢珠?淹没? 接下来,就可以用与拆卸时反方向的步骤,重新组合回去了。这时满手油腻,没有再继续拍照。 组合时要注意一个?适度锁紧力?的问题: 太松了,有间隙会晃动;太紧了,摩擦阻力过大、转动不顺畅。两种情况都会加速零件磨损。 这里提供一项 乳鸽 的个人经验供参考: 边锁边转动,直到发现过紧、转动不顺畅时,停! 慢慢放松,一样是边放边转动.....直到发现:不顺畅的情况消失了!停!!! .......这就是?适当锁紧力?的位置! 装好后把 轮圈 装上车试验一下,但切记一定要以适当力度锁上 快拆杆,否则试不准。 若锁太紧,会明显发现 轮圈 滚动阻力加大。慢慢放松慢慢试,直到轻轻转动 轮圈,也不会明显每次都卡停在同一位置为止。 以 乳鸽 的经验,珠槽螺帽 只要徒手上紧,用上工具就太紧了。但是 珠槽螺帽 与 防松螺帽 间,一定要用 花鼓板手,互相对锁紧。 浅谈:山地车拆卸、保养、组配 与 微调【组图】十 发布时间:2009-2-26 作者:乳鸽 24th F 接下来说说 五通轴心 的情况(国内称?中轴??) 五通轴心的爆炸图。用的是 Deore 的图,与我的旧 XT ,结构是相同的。 卸掉五通轴心。 左右边牙向不同,顺踩踏方向松,与一般工业设计上的理念正好相反!乳鸽曾在磨房上说明过其原因,再转贴过来分享下: 1.一开始,五通轴心 也是设计成?顺踩踏方向紧? 2.五通轴承钢珠可能破裂,造成 五通轴心 完全卡死,无法转动。 3.若不幸发生在登山车腾跃落地之时,五通轴心 又往车架内继续往内锁进,后果就是 车架五通管 崩裂,整组五通轴心、大齿盘、曲轴、踏板完全掉落,骑乘者重伤甚至死亡! 4.这是曾发生过的真实案例,从此 五通轴心 设计成?顺踩踏方向是松?,有意思吧?但一定要一次锁到位。否则?越骑越松?。 G15_刚卸下来的 五通轴心。够脏吧?这是乳鸽坚持?定期猜卸大保养?的主因! G16_ 擦拭过的 五通轴心。两边黑黑的,是劣质黄油的残碳。我试过,擦不掉!用美工刀慢慢刮还行,不过太辛苦了。反正这两个位置也不是转动部,不影响车车性能,算了。 G17_准备装回五 通轴心。车架及轴心,所有有牙纹处均须上黄油 G18_五通轴心 已装妥。标准锁紧扭力35~50N-M 25th F H_制动系统 V 煞爆炸图及说明书 跟某车友买的新煞皮。趁这次大保养,顺便把 V 煞皮 换掉 H02_拔掉旧煞皮插销 H03_推出旧煞皮 这两张相片拍的很糟,但我实在懒的再回去补拍这两个动作。 H04_新旧煞皮比较 照说,纵向的沟槽不能见底。这两对煞皮已经算太晚换了。 H05_拆下 V 煞,M5 内六角板手 26th F H06_刚卸下来的 V 煞,不过煞皮是新的。 H07_保养过后的 V 煞。 这个 V 煞是四联杆设计的。联杆轴心上不了黄油,上的是 屋浮石润滑油。四联杆 V 煞的优点,乳鸽 曾在这帖提过,有兴趣的车友请移步: 不过,据说因活动关节过多,煞车时比较容易有异音,连 Shimano 本身也已放弃这种设计。 重装回时,蓝色箭头处轴孔须上 黄油。 红色轴心那是 张力弹簧定位插销,前后叉上有相应的孔位。 H08_Brake Pivot 需上 黄油。 这是 后上叉,有三个孔位可以供上图说的 张力弹簧定位插销 使用。通常我都是装在中间那个孔。 H09_前叉 Brake Pivot 也得上 黄油。但前叉只有一个 张力弹簧定位插销孔 H10_螺丝 得上 螺丝固定胶 2012.5 骑行 2012.5 骑行
本文档为【山地车维修图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