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米乐M6想买一部电助力自行车求科普推荐?

2024-01-30 17:48:0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米乐M6想买一部电助力自行车求科普推荐?各种宣称完成X轮融资的新闻,也不断在继续出现。当初那群互联网网红创业者都转头做实体时,我作为行业内的人,还是比较担心的。

  国内的市场跟国外市场的电助力完全就是不一样的,要想在国内玩电助力,整车的线C认证。如果在国内市场想买电助力,大牌的只推荐捷安特和BESV,其他的都不推荐。

  为了通勤而选择的自行车,首要考虑的是骑行的舒适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会那么多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更喜欢使用装配平把的车型,因为这会让用户在骑行中的保持直腰的姿势。如今广大车企大力推广的电助力自行车能在轻松踩踏的时候便已达到不慢的速度,让用户抵达办公地点时不至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给用户最大的舒适体验。

  对自己的耐力和健康情况没有信心,却想体验长距离骑行或越野的车友,可以考虑购买电助力自行车。目前电助力自行车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动力和持久度都没问题,如今市面上的电助力车型从公路款、山地越野款、砾石款乃至折叠款应有尽有。车友购买前不妨实际骑行感受一下前轮电机、后轮电机以及中轴电机的区别,选择更合自己口味的车款。

  如果你想要征服更多崎岖路面,追求动作、竞技、速度,那么就有必要考虑电助力自行车的爬坡能力和避震效果,爬坡能力体现在电机功率,避震效果则要看电助力的避震行程。很多高端电助力自行车会标明自己的产品适合怎样的地型和模式,如:

  1895年,电机伴随着电助力自行车的出现而诞生,在百年多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的进化升级,现如今已经成为了电助力的“灵魂”。

  对于电助力车来说,电机直接负责机械传动,作用于车辆踩踏的施力部分,完成电能到动能的转化,是提供辅助动力的最终工具。

  中置电机安装在车架五通位置(分原生一体式和五通外挂式),车身重心分配合理,该电机与车身连接,并通过链条与后轮进行连接而传递动力。在功率输出表现方面,中置电机有着明显优势,它的转化率在80%以上,踩踏时扭矩更大,更灵敏,能够通过齿轮给车身合理的速度。

  通俗来说,就是中置电机能够使骑行者更加无阻地骑行,车身更加平衡稳定,爬坡能力强,减轻骑行者的负担。但相对来说,中置电机自行车都比较昂贵,更多中高端厂家会选择使用米乐M6

  轮毂电机一般是直流无刷电机,安装在车轮毂位置,该电机直接作用于轮组。在乘骑轮毂电机自行车时,很多骑行者会感受到明显的推动力,骑行体验并不自然。

  首先,电机驱动系统位于车架五通处,不会影响整车的前后重量平衡,而对于全避震车型而言,拥有中置电机的自行车在避震方面也能做得更好更自然,在越野骑行中拥有先天优势。

  其次,轮组的更换相对便捷,轮毂电机对喜欢DIY改装的车友来说不是那么方便,而中置电机就不存在这种情况,玩家可以购买车架组自行DIY,大大增加了可玩性。同时,优秀高效的轮组也能降低传动损耗,大大提升续航能力。

  第三,在越野骑行时,中置电机所受的冲击更小,所以在防护方面更加有利,从而减少电机的损坏危险,降低故障率。

  对于非运动车型来说,选用轮毂电机无需对传统车架结构进行大改,加之低廉的成本,更容易让对通勤代步有要求的人群接受。

  电机额定功率是指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即在理想状态下可长期正常运转的最大输出功率,也有人将其称为“最大使用功率”(注意,电机的额定功率不等于峰值功率)。

  许多车友习惯用额定功率来衡量电机的性能,严格来说是不对的,因为其中还涉及到电机的结构设计、额定电压、转化效率、输出扭矩等诸多因素,即便是额定功率一样的两款电机,也有完全不同的骑行体验。

  一般电机功率有250W、500W、750W、1000W这几个类型,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电助力自行车的额定功率有强制的法规要求,例如欧盟标准是额定功率不得高于250W,而在美国的部分地区,这一标准则会被放宽至750W,在国内,电助力自行车被纳入电动车范畴,新国标规定额定功率不得超过400W。

  如果说电机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电助力车的“灵魂”,那么与电机配合工作的传感器和无疑是最佳助手。他们的应用使得电助力自行车摆脱了油门与脚踏的争议,真正踏上了Pedelec的发展。

  电机驱动系统的配合工作即当骑行者进行踩踏时,传感器负责感应踩踏的力度和速度,将监测到的速度、踏频、力矩等信息传递给,通过计算发出指令来控制电机运转。

  根据EPAC(电力辅助循环)标准的规定,电动助力自行车必须通过踩踏发动,如果踩踏停止,单车也必须停止。厂家需要在踏板轴上放置一个速度传感器,也可以增加一个测量骑行者放在踏板上的力(扭矩)的传感器。

  虽然大多数电助力自行车使用者能够自主改变骑行的速度,但更多时候,自行车依靠传感器感受到的踩踏节奏和力量,进而控制单车的速度。

  顾名思义,力矩传感器通过感知骑行者踩脚踏的力度,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扭力数值,进而理解骑行者的骑行意图。而踏频传感器安装在曲轴组上,由感应触点和磁钢圈组成,通过测量踏频的大小判断助力需求,踏频越大,助力越强。

  与任何需要配合工作的系统一样,电助力自行车的性能是否良好始于输入的信号是否精准。通俗来说,传感器相当于的感官系统,愈是清晰的感受愈能提高人的判断能力。

  力矩传感器相比更加复杂和精密,通过对扭矩的测量,力矩传感器为的工作提供了更加精确的输入数值。

  一辆性能优质的电助力自行车通常不止单一的传感器,而是踏频与力矩叠加使用,综合运算来判断当前的骑行状态。

  拿Frey Evolve举例,M510电机就中置了高精度力矩和踏频传感器,可以根据踏频与踩踏力度精确地传输骑行者的信息,帮助传感器判断并输出助力。

  传感器将输入的信号准确地传输给,收到力矩、速度、踏频信号后,通过运算得出输出信号,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启动、停止等各种功能,指导电机如何出力。

  就像人的大脑一样,能够将电助力车的所有电子部件连接在一起,比如电池、电机、油门、显示器和各种传感器,负责跟踪电助力自行车的踏板活动、电池电压、电机功率、加速减速等重要功能。

  此外,还提供一些简单的保护功能,比如电池的高压低压保护,防止电池被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还能够监控电机的温度和电流,通过制动保护来保证骑行者的骑行安全。

  还有正弦波和方波的区别,两者各有各的优缺点,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很多电助力山地车玩家为了追求速度,会选择动手更换,但接线线路复杂,还需要专业知识作为辅助,小白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比如Evolve就有Eco(最经济模式)、Tour(舒适模式)、Sport(运动模式)、Sport+(运动增强模式)、Boost(最强动力模式)、助推模式,助力档位的选择决定了骑行时的功率大小,而这些都由仰赖于程序的作用。

  从笨重的铅酸电池时代过渡过来,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电助力自行车都采用锂离子电池,拥有重量轻、容量大、寿命长的优点。

  电池的好坏和定位和这几个术语有着很大关系:电压、容量、能量、电芯、电池组、电池控制系统(简称BMS,即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助力自行车的电池电压一般在36到48伏之间,电池容量以安时(Ah)表示大小,电池容量(Ah)×电池电压(V)=电池的能量(Wh),瓦时(Wh)是电池总能量的测量单位。

  假设电池电压为36V,容量为13.6Ah,那就是13.6*36=489.6,即489.6瓦时,约等于0.5千瓦时,就是半度电左右。

  无论是外置式电池还是车架隐藏式电池,我们所看到的“电池”其实都只是电池包的外壳。拆开外壳,里面是密密麻麻排列的电芯以及BMS。电芯是电池中的最小单位,也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部分。目前市场上的电助力自行车通常都采用18650锂电池电芯,18650是电芯的规格型号(电芯直径18mm,长度65mm),这种电池具有寿命长、单位密度容量大、工作性能稳定的特点,著名电车品牌特斯拉就在整车上使用了18650电芯来保障续航能力。

  无论电芯的质量有多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各个电芯之间还是会存在一些误差,通过使用BMS,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损伤能够减少至最小,它负责管理电池的充放电,使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以此延长电池的寿命。

  一般来说,电池的质量和成本密不可分,如果你想要获得高质量的电池,那么就不得不对更高的价格妥协。认准如三星、LG、松下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品牌电芯制造商,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知名度,也是因为这些品牌占据了市场大部分,能够提供更好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但其实“锂离子”涵盖了多种化学物质,最常见的两种是NMC和LI-FePO4(LFP),这两种材料的稳定性都比较好,普遍受到市场的认可。

  很多电助力自行车使用者想要容量大、体积大的电池,以满足自己对长距离骑行的需求,实际上如果助力档位使用得当,路途中消耗的电量也会减少,车辆的续航时间将大大增加,而过大的电池反而会增加车辆的重量,加重骑行过程中的负担。

  大容量的电助力自行车电池分量很重,很多制造商会把它设计在两轮之间,达到重心的平衡。另外,电池是否内置也是一个关注点,内置的电池使车架的线条更加流畅,迎合了骑行者对于车身美观的要求。

  拿Frey Evolve举例,它的电池参数为48V14Ah(672Wh),如果骑行者正确使用了助力档位,巧用变速,续航里程最大可以达到约100公里。

  应对不同的路面,轮胎的类型也五花八门,如今大部分自行车都设置了内胎式轮胎,依靠内胎来保持气压。

  无内胎的轮胎即真空胎,采用液体密封剂代替内胎,它的好处就是减少了“蛇咬”爆胎带来的麻烦,抗穿刺能力强,滚动阻力更低,但是价位普遍更贵,安装麻烦,而且还需要定期的检查维护。

  对于山地车的轮胎来说,骑行者最该研究的就是外胎了,外胎的胎面、宽度和硬度对骑行感受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观察一些电助力自行车的轮胎,能够看到他们的表面有间隔地布满了很多形状、大小不同的凸起,这些凸起被称之为轮胎的“胎纹”。胎纹的间隔、形状、材料、大小的不同决定着轮胎能够适应的路况,大齿的齿胎用于应对复杂路况,总体更适合山地林道等软尾玩家使用。小齿的齿胎能应对的路况则相对较为简单,滚阻比较小,更适用于爬坡。

  光头胎的胎面没有或只有少量纹路,适合平缓的路面,多见于通勤车。还有以城市休闲为定位的城市胎会保留一些胎齿,和光头胎还是有些差别。

  另外,外胎的宽度也决定了自行车的定位。常见轮胎的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2寸至3寸之间。为了应对湿滑的雪天或者柔软的沙滩,轮胎制造商增加了轮胎的厚度,使其能够增大滚动阻力,增加与地面的接触,这些轮胎被统一称为“胖胎”,胖胎的轮径一般为26寸,宽度3寸以上。

  常见的轮径为26寸、27.5寸、29寸,生产厂家一般都会在轮胎上标注轮径信息,(以及型号、规格、胎压范围、防刺等级等信息,车友们也可以在该品牌的官网找到这些信息)。在轮径的选择中,29寸的轮子受到更多车友的欢迎,原因在于在力学分析中,29寸轮子的轴心更高,抓地力更好,骑行时的滚动阻力降低,使单车更容易通过障碍物,有助于爬角度更加陡峭的坡。

  然而在下陡坡和过弯时,29寸的后轮却并不能表现出优势。所以有经验的山地车玩家可能会选择混搭轮胎,用前轮29寸、后轮27.5寸的自行车得到更加灵活、酷炫的骑行体验。

  电助力自行车的运行,首先仰赖于电机与电池的协调作用,这些运行的数据会成为仪表上的数值,又在仪表的帮助下,你可以控制自己的电助力自行车,使骑行更加个性化。电助力自行车仪表,也称为电助力的显示器或计算机。它们展示了行程中的重要信息,如速度,距离,电池续航和助力档位。下面我们将介绍仪表的基础知识,包括它的类型和功能,无论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电助力自行车使用者还是新手,了解如何使用仪表都可以大大提高你的骑行体验。

  尽管现在市场趋向于用智能手机代替显示器,成为控制电助力车的主要配件,但是目前主流品牌的电助力自行车仍然采用仪表。仪表通常与电助力的驱动系统相连接,安装于车把的中心或者侧边,帮助骑行者在骑行中第一时间读取数据和控制助力。要注意的是,很多山地车爱好者会有更换仪表的想法,但是这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电助力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与计算机关系紧密,通常使用八方的电机时可以更换八方的仪表,而要切换到其他品牌的仪表时却比较困难,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实际上电助力自行车的仪表没有具体的类型区分,根据屏幕类型来说,可分为LED、TFT、LCD等类型的仪表。

  LED仪表比较适合追求功能简洁的山地车玩家,比起其他两类仪表,它的屏幕尺寸比较小,可以显示基本信息,如骑行速度、距离、电池电量和助力档位等,功能相对较简单。

  TFT仪表屏幕相比分辨率最高,能够显示彩色信息。它和LCD仪表一样,都可以配置更多的功能,比如综合运算总里程和平均里程、显示消耗的卡路里、GPS导航等比较智能的数据。

  但遗憾的是,这样智能的仪表却不能和如今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智能手机相比,许多电机系统的商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开发旗下的应用程序,以求能够用手机提供更多、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用于真正越野使用的山地自行车都会配备具有减震系统。便宜的避震效果不好的同时还会增加了重量和故障几率,所以最好不要选择它。

  如果您只是在马路上骑行,其实并不需要购买又重又昂贵的避震车。但是,如果打算进行专业的越野骑行,那么选择一台软尾山地自行车则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您要舍得多花钱才行。购买一台软尾山地自行车至少要一两万预算才算合理。如果囊中羞涩也不要紧,可以选择高性价比的硬尾山地自行车,避震效果其实也不错,还能把预算投入到车架和变速上来。

  不同取向的山地自行车会配备不同的避震行程的前叉及后胆。是选择速降车还是林道车还是轻便的XC车?这依旧取决于我们计划在哪里骑自行车。

  电助力自行车全称为电动助力自行车,在国外被称为e-bike或pedelec,也有人将电助力山地车称为eMTB,即electric mountain bike。电助力自行车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见到单纯依靠电力的电瓶车,也和纯人力的自行车有所区别,是带有电驱的辅助动力,但仍以人力踩踏驱动为主的自行车。只有主动踩踏,电助力自行车才会通过电机驱动系统给自行车提供额外的辅助动力,由此减轻了骑行者的踩踏压力,使骑行更加轻松省力。电助力自行车的助力档位通过应用场景或助力强弱进行区分,多种助力档位满足不同用户的多重需求。

  电助力的电机驱动系统,是使电助力自行车有别于其他自行车的关键,通常包含传感器、、电机三部分。当骑行者进行踩踏时,传感器负责感应踩踏的力度和速度,将监测到的速度、踏频、力矩等信息传递给,通过计算发出指令来控制电机运转。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电机并不直接作用于传动系统,电机以高转速低扭矩输出动力,需要通过减速系统,将扭矩放大,同时让输出转速接近人腿的踏频(中置电机)或者轮组的转速(轮毂电机)。关于轮毂电机和中置电机的区别,我们会在之后的电机篇详细介绍,有兴趣的车友们可以持续关注哦!

  根据Statista Research Department的最新报告,2021年,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达到约265亿美元。预计从2022年至2030年,将以不到10%的复合年增长率攀升,最高达到623亿美元。数据表明,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越来越火爆,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前面提到了电助力能够帮助骑行者更加轻松愉快地骑车,这是电助力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电助力自行车容易上手,满足了上班族的通勤要求和弥补中老年人的体力不足,减轻出行成本,同时又能达到健身目的,减少肌肉拉伸的损伤和膝盖关节的磨损。对于热衷于骑行的人来说,电助力也可以达到训练目的,能够通过助力档位的调整维持均匀的速度和平稳的状态,使骑行者获得更加人性化的训练体验,训练呼吸频率和踩踏节奏。

  多功能的应用加上欧美国家对电助力自行车的政策扶持补贴,使得电助力成为一种经济环保的选择,这样的情况下,购买和使用电助力成为了欧美大众的选择,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影响。

  如果你对电助力自行车感兴趣,并想要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电助力自行车,那么你一定要提虑好电助力将会在你的骑行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Frey的AM1000 V5定位图如果你将自己的骑行定义为休闲骑,平时只骑在平坦的公路或较为平坦的山路,想要用电助力探索更多的风景,追求舒适愉悦的体验感,那么就不必考虑过多避震的问题,而应该关注电助力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拿Frey的SAVANNAH系列举例,出色的电机功率和电池容量,让电助力不止支持城市通勤,也适宜乘骑旅游。不管是与朋友家人共行,还是独自出行享受闲暇时间,独特的设计感和亮眼的颜色都使电助力成为马路牙子上最靓眼的存在。如果你想要征服更多崎岖路面,追求动作、竞技、速度,那么就有必要考虑电助力自行车的爬坡能力和避震效果,爬坡能力体现在电机功率,避震效果则要看电助力的避震行程。

  很多高端电助力自行车会标明自己的产品适合怎样的地型和模式,如:●越野(Cross country)●林道(Trail)●全地形(All mountain)●耐力(Enduro)●速降(Downhill)●自由骑(Free ride)拿Frey的LIBERTY和VOYAGER系列举例,专业化的设计、更大的电池容量和完美的避震效果使电助力更适合在各种地型中穿梭,山地骑行如虎添翼,让骑行者向着更大的挑战进发。

  我们将在以后的内容中全方位介绍电助力自行车的电机电池、仪表、助力档位、前后避震、轮胎以及其他配件,帮助国内车友更好地了解电助力。

  FREYBIKE 飞瑞动力专注品质运动电助力车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推广和发扬山地车文化为根基,以缔造国际一线运动助力车品牌为目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