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4年3月 第3期 体育世界 Sport s W orl d NO. 3. M ar. 2014 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研究的文献综述 陈尧 王晓明 摘要:利用文献研 究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农民体育观 、农村体育人 口、农村体育消费、农 村体育管理服务体 系、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旨在对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的研究进行总结,为农 村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村体 育;现状 ;文献综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九亿多农 民的体育状况必然关乎 到全 民健身事业前进 的步伐 ,关系到我 国体育强国的建 设。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农村体 育的发展 ,近十多年来, 国家也陆续出...
2014年3月 第3期 体育世界 Sport s W orl d NO. 3. M ar. 2014 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研究的文献综述 陈尧 王晓明 摘要:利用文献研 究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农民体育观 、农村体育人 口、农村体育消费、农 村体育管理服务体 系、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旨在对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现状的研究进行总结,为农 村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村体 育;现状 ;文献综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九亿多农 民的体育状况必然关乎 到全 民健身事业前进 的步伐 ,关系到我 国体育强国的建 设。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农村体 育的发展 ,近十多年来, 国家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 ,在一定层面上农村体 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 总体上仍然不尽人 意。而当 前我 国农村体育发展 的现状如何 ? 近几年来,很多的体 育工作者对我 国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较为广泛 的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CNKI 系列数据库和维普系列数据库发现, 对我 国农村体育现状的研究,既包括对全国范 围的整体 研究 ,也包括部分地区的局部研究。而本文将从农村体 育基础设施 、农民体育观、农村体 育人 口、农村体育消 费、农村体育管理服务体系 、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等方面 作 以下综述。 1.农村体育基础设施 体 育基础设施 是农村体 育发展 的物 质基础 。冯健 在 《 对我 国农村体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一文 中认为,城乡二元制结构导致农村体育资源严重困乏。 而谢光辉 、黎晓勇在 《 关于农村体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 出路的思考》一文 中认为 ,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扶 贫工程 的多方推进 ,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 以 上学者所 引用 的体育场馆设施数据都是依据1999年张发 强在北京体育科学大会上的 《 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 告》,该数据 只能反映上世纪我 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状 况。2005年公布 的 《 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 明,我 国体育场地有67. 70% 集 中在校园,广大农村仅 占8. 18% ,体育场地、设施呈现出城市优势 、农村劣势的 状况 。但这些数据与新农村建设 以来,农村体 育设施建 设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不符合实际情况 。正如周奕君 《 长三角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的调查显示 , “ 长三 作者简介:陈尧( 1990一) ,男,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1961一) ,男,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副教授 王晓明角”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状况比较宽裕的占15. 2% ,基 本能满足需求 的占39. 3% ,紧缺的占34. 7% ,根本没有场 地资源的 占10. 8% 。由此可见 ,农村体育运动设施供需 矛盾得到初 步相对缓解 。近些年来 ,学者们关注于体育 设施 资源配置 的研究,以王辉 《 新农村体 育设施建设研 究》一文为代表的研究,指出了我 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存在 的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政策难 以落实等 问题 ,提 出 建立PPP融资模式为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但农 村体育设施 的利用程度如何至今研究较少。 2.农民的体育观 我国农村体育深受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常、” 中庸思想和重文轻武思想根深蒂固,在农 民眼中 体育运动不适合 自己的言行举止 ( 几乎全部是老年人或 妇女 )( 见 肖丰等, 《 河南省欠发达地 区农村体育现状 调查与对策研究》) ;并且 ,长期以来我 国农村 的生产 力水平低下 ,农民以体力劳动作为获取生产资料 、经济 收入的主要手段, 日常劳作后 ,需要以静态的休息,因 此大多农 民认为体 育与 己无关 ,影响生产劳作 。刘胜在 《 我国农村体育人 口偏少的成 因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 出, “ 体育意识与健康观念 的制约” 是我国农村体育人 口偏少的主要原因,农民在对体育认知中存在严重的偏 差 ,具体表现为 : “ 劳动就是体育运动 ” 、 “ 体育是有 钱人的事 ” 、 “ 体育与 自己无关” 。还有调查表明:有 40. 2% 的农 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有32. 7% 的人认 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 ,有37% 的人认为体育锻炼 影响生产劳动。以上说明,我国农 民的体 育意识淡薄 , 长期受农耕文明影响,农 民对体育的功能、价值的认识 出现偏差,将必然会导致农民缺 乏体育锻炼动机,没有 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同时也是阻碍农村体 育发展的致命 “ 三纲五 一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