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米乐M6体育【史事】五十年前的自行车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
米乐M6体育【史事】五十年前的自行车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四五十年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被称为“结婚三大件”,如果再加一台收音机就是升级版的“三转一响”四大件,这是当时很多金华人定义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三大件”中承载了人们最多生活印记的应该是自行车,在父母自行车后座上的时光是无数人共同的童年回忆。金华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中,从1930年至今关于自行车的购置、审批、使用、管理等各类档案达2500余件,可以看出很长一段时间内,自行车在金华人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前,金华的自行车很少,如1934年的汤溪县公安局巡警队只有三辆自行车,且破损不堪、维修不易,其中一次修理就用去了银洋三元七角八分,抵得上当年普通工人的一个月收入。时工业基础薄弱,很多自行车是国外进口的,有日本的樱花牌、英国的兰苓牌等。1948年的金华县电信局仅有一辆印度产的28寸HINDUSTAN自行车,是三名报差共用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产自行车逐渐占领市场,并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品牌,如天津产的飞鸽牌,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金华车辆厂也曾于1958年4月试制成功第一辆自行车,被命名为“跃进牌”,但并未量产。这一时期全国的自行车产量有限,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相应的价格也比较高。1957年,轻工业部公布的自行车零件价格表显示,当时一辆自行车43个常规零件合计价格为132.89元,成品价格至少需要150元,一般人消费不起,所以多是单位购买米乐M6平台,作为公务用车,并且需要通过严格的采购程序。
查阅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各单位申请采购自行车的相关档案可知,当时一辆普通自行车的平均价格为170元左右。这还是政府采购的价格,私人购买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以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为例,该品牌62型自行车的国家调拨价在162元至180元,零售价则高达325元。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自行车,因为从1962年至1986年,自行车都作为紧缺物资,实行凭票供应,个人想买自行车往往要积攒好几年的工业票才够。为了满足群众的用车需要,金华城关车辆修配厂于1966年设立了两个自行车租车部,其中一个位于兰溪门一带,最多时提供58辆自行车用于出租。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个人拥有的自行车逐渐增多,常见的是28寸轮胎的自行车,俗称“二八大杠”。品牌则五花八门,名头最响的是“飞鸽”“永久”“凤凰”,其影响力相当于如今宝马、奔驰等豪华汽车品牌。
在一份题名为《兰贝公社自行车申报表》的档案中,除了这三大品牌,还记录了“东风”“杭州”“海狮”“湘江”“武汉”等多个自行车厂牌。1980年,一辆中等档次的衡阳产“湘江”牌自行车在金华城关批发价为150元,零售价168元,这个价格金华普通的工薪阶层可以承担,但至少要省下几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辆,当时自行车的保有量比现在的汽车还要低一些。
随着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长,金华市公安局于1981年出台了《金华市自行车暂行管理规则》,对自行车的买卖、上牌、过户、使用等作了明确规定,详细程度完全不亚于现在对汽车的管理规则。其中,当时年轻人边骑车边放录音机的“时髦”行为也是被明确禁止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是金华自行车数量井喷的时期,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在金华的很多路口经常能见到自行车排长龙的现象。
进入新世纪,电动车和摩托车慢慢兴起。近十年里,我们又迅速地迈入了汽车时代,自行车已不再是金华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它依然活跃在身边,不过更多的是发挥短途休闲出行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了。
我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留存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金华市档案馆保存的一系列关于自行车的档案正是金华发展的缩影,小小的自行车见证了时代变迁。